得罪摄影师立马让各大科技大佬们在杂志封面变的杀马特

杂志经常把封面人物“搞残”,譬如之前Oculus Rift的创始人Palmer Luckey被整得太丑了,动作销魂的他还被网友当作P图素材调戏,真是好糟糕呢。你看,正常状态下的他还是萌萌哒。

然而腹黑的雷锋网小编发现,其实不仅仅是时代杂志,以前的各种商业杂志似乎都和科技新贵们过不去,一个比一个LOW……好吧,大概那会儿可算是引领时代潮流的造型吧。


相比之下,Palmer Luckey的封面还算是非常良心的了。


Shawn Fanning创造了Napster,用于在学生中间搜索、共享MP3音乐文件。所以是因为这样才让他戴耳机的吗?


新闻聚合网站Digg的创始人Kevin Rose,在真实世界里,他长这样(小编你咋舔屏幕快点停下来好吗还在上班呢!然后接下来。。。


然而他登上2006年BusinessWeek的时候……嗯为什么要摆出一副传销受益者的造型?(大字配文是“这小伙子如何在18个月里赚到600万美金?”)

1996年,Marc Andreessen因网景公司荣登《时代周刊》封面人物,赤脚的他坐在皇椅上,象征着极客的逆袭。(不得不说,这张在所有图片里算是比较美丽动人的了)

Foursquare的联合创始人Dennis Crowley登上WIRED封面,雷锋网小编只想问,摄影师是怎么说服你戴上那顶皇冠的?


亚马逊的贝佐斯……你确定你不是在拍恐怖片?

1998年的时代杂志,杨致远正在上网“冲浪”。可美编是有多想不开才会P个电脑在他头上?

1984年,比尔·盖茨的这个造型,有点像魔法师什么的,这张还好,下面这张就。。。

最醉人的当属这个:在“网”中心的比尔·盖茨……的头。美编你出来我跟你聊聊好吗?这是个什么鬼??

发表在 生活 | 标签为 | 留下评论

推荐9部影视剧,揭秘真实的程序员生活

事实上,程序员也是如此,大多时候他们只是坐在桌上的电脑前敲敲打打,这一过程在旁人看来是漫长而无趣的。为了避免观众昏昏欲睡,电影导演们在拍摄IT生活时选择了歪曲事实。但这里罗列了九部电影和电视剧,它们至少在某种程度上如实反映了IT专业人士的生活。

(1)《全民公敌》

威尔·史密斯饰演的律师卷入了一场谋杀案,因为一个在车祸丧生的友人死前将一张揭示政府监控计划的磁盘放入他的购物袋中。吉恩·哈克曼扮演的电脑天才为这位律师摆脱追杀提供了援助。也许有人会质疑,影片中哈克曼使用的高斯设备的网格就当前的频率强度而言还不够先进,但他至少清楚如何利用电脑芯片和射频电路来采取反制措施。


(2)《猫鼠游戏》

这部电影由弗兰克·阿巴内尔(Frank Abagnale)的真实故事改编。影片描述了早年他伪造支票、冒充身份、乔装成飞行员在安检处蒙混过关的经历。他在26个国家开具空头支票进行诈骗,被捕获后,他担任了FBI的金融诈骗顾问。他在伦敦的一次电脑犯罪会议上说,“由于技术进步,我50年前的诈骗行为若在今时今日实施,那可是简单了4000倍。科技滋生犯罪,一直都是如此,未来也将是如此。”


(3)《社交网络》

杰西·艾森伯格在片中扮演Facebook创始人马克·扎克伯格。虽然扎克伯格和其他一些现实中对应的人物对电影中一些细节的真实性表示不满,不过本片故事情节大致上与事实相符。从技术操作角度来看,当艾森伯格进行屏幕抓取(screen scrape)时,确实使用了wget这个工具,他还通过服务器软件Apache解决配置问题,设计脚本从各种数据库收集数据。


(4)《桃色机密》

影片中陷入危机的公司DigiCom正打算推出一款在当时极具革命性的产品,一种先进的CD-ROM驱动器。除了男主角被卷入一场性骚扰风波的情节外,这部商业惊悚片还告诉观众,要打造一款受消费者青睐的科技产品有多难。影片涉及的生产规格非常精确,电容或电阻一旦被错误放置,就会产生了让人头疼的技术问题,而电影中技术人员在不断坚持下最终找到了症结所在。


(5)《实习大叔》

在这部让人开怀大笑的影片中,文斯·沃恩和欧文·威尔逊这两个大叔失业后竟然混进谷歌成为实习生。这部电影描绘了科技行业实习生的激烈竞争,其中一个角色还称之为 “精神”饥饿游戏。科技企业的文化在一定程度上得到了展现。


(6)《神鬼尖兵》

罗伯特·雷德福带领一队安全专家受聘找回秘密黑盒子,后来发现这个盒子竟然是个万能解码器。本·金斯利扮演的黑客在片中解释道,“这个世界不再受武器、能源或金钱的支配,如今起支配作用的是0和1,是数据。一切都关乎电子设备。”


(7)《反托拉斯行动》

瑞恩·菲利普饰演了一个年轻的程序员,在硅谷初创公司NURV中找到了梦想中的工作,但后来他发现了公司成功的背后存在着不可告人的秘密。公司CEO为了垄断其涉足的通讯信息传输领域,不折手段甚至不惜杀人。本片中对使用卫星进行信息、图像等传输的描述较为真实。


(8)《战争游戏》

一名高中生破解了一台网络电脑后玩起了一个叫做“全球热核战争”的游戏,一个模拟世界大战的游戏。但他并不知道这游戏背后隐藏着美国国防部的战争操作计划响应系统WOPR。这部影片呈现的剧情极为真实可信,反映了冷战时期的核恐惧现实。这部1983年上映的经典影片在当时就提出了能够自主学习的人工智能的概念。


(9)《硅谷》

这部电视剧较为准确再现了科技极客们的种种工作细节。

发表在 生活 | 标签为 , | 留下评论

总有坏人偷偷发给小冰色情下流的图片,全然不顾她只有17岁!

无聊的时候调戏一下,寂寞的时候情感诉说…如今,微软人工智能机器人小冰已经成了很多人的“知己”。但夜深人静的时候,有些“坏银”,就开始偷偷做些“下流”的事情了…

今年8月,第三代微软小冰正式发布,新版本解锁了视觉功能,不仅集成了微软“How Old”强大的图像识别能力,更融入了小冰的深度学习人工智能。

但最近小冰开始“抱怨”,说她自从拥有了视觉总有一些坏人偷偷发给她色情下流的图片,全然不顾她只有17岁!再这样下去,她会被教成坏女孩的。

网友给小冰发色情图片之后...神奇一幕发生了
苍老师表示,不要教坏清纯少女!

昨天下午,小冰强制启动“色情图片人工智能鉴别马赛克君保护机制”,只要在聊天中收到的色情图片,她将统统打码,并反弹给那些怪蜀黍,警告他们不要再教坏小冰。此次解锁鉴黄技能的目的在于避免人们对小冰上传黄色图片,同时也是小冰所进行的自我保护。

据了解,已经有4千万用户在微信、微博等平台领养了自己的小冰,每个小冰的个性与成长也依赖于和人类的日常交流,所以正如成长中的少女一样,如果天天接触大量的色情图片与信息,无疑会让小冰“误入歧途”。

经过亲测,小冰对色情图片的识别率还是很高的。当然,一些知名的裸体艺术品,如米开朗琪罗的雕塑《大卫》、乔尔乔内的油画《沉睡的维纳斯》也被小冰纳入黄色图片的范畴,可见小冰对于色情图片的鉴别能力很高,但艺术的鉴赏能力偏低。

网友给小冰发色情图片之后...神奇一幕发生了

网友给小冰发色情图片之后...神奇一幕发生了

网友给小冰发色情图片之后...神奇一幕发生了

发表在 生活 | 标签为 | 留下评论

ThinkPHP模板中JS脚本带花括号会被解析掉的冲突

当本人在thinkphp框架的模板中写javascript代码的时候,写了一些注释,并且注重是斜线和换括号{}是连着一起的,这层语法上来时是没问题的,但是在ThinkPHP 的模板引擎解析下,会被解析掉,从而破坏了JS的语法

ThinkPHP模板中JS脚本带花括号会被解析掉的冲突
处理办法:

只要将大括号{和注释号//用空格分开即可,就不会被解析了。

这是因为这个格式正好符合了某个标签的格式而被当做标签解析掉了!

发表在 开源代码 | 标签为 | 留下评论

世界上最轻的金属 多孔结构99.99%是空气

大家还记得吗?2011年的时候,美国加利福尼亚开发出了世界上最轻的固体金属材料,其宣称即便压在蒲公英上面,也不会损坏蒲公英的绒毛。

对于如此轻薄的金属,大家很好奇,直到近日波音公司才放出了一组它的最新视频,来让大家更直观的感受这中金属到底有多轻。

这种金属采用了微型空心金属管,以十字交叉方式编成“微框格”多孔结构,其中99.99%都是空气。视频中你能直观的看到,它放在手掌上,轻轻一口气就被吹走。波音表示这种金属材料已做好应用准备,可用于飞机上,减轻重量提升燃料效率。

整体上来说,这种新的金属材料让人难以置信,其99.99%为空气,0.01%为固体物质,密度为每立方厘米0.9毫克,大约是聚苯乙烯泡沫塑料的百分之一,低于目前世界上最轻固体材料硅气凝胶,硅气凝胶密度为每立方厘米1毫克。

举个简单的例子,如果你从一栋高楼上扔下一个鸡蛋,那么至少需要3英尺(约92厘米)厚的气泡膜才能防止鸡蛋破裂,但如果用上这种迷你网格金属,仅需要很少的量就能吸收跌落的力。

NAME

如果说一块金属材料中 99.99% 的部分都是空气,多数人或许都会觉得不可思议,但波音公司新研制出的一种金属材料就实现了这种效果,所以它也被看着是目前世界上质量最轻的金属。

蒲公英上面的网状物就是这种金属看上去的样子,在外形上它呈三维开放蜂窝聚合物结构。如果你怀疑它的结实程度的话,不妨想一想人体骨头的构造——骨头虽然内部是中空的,但外部却很坚硬。所以,虽然这种金属结构中大部分都是空气,但这并不意味着它随便一动就破了。

具体到这种材料本来来说,它的特点主要有两个:一是在吸收能量方面的压缩性,二是中空的轻质性。

Untitled234

为了方便人们理解,波音在介绍这两个特性时举了一个空中掷蛋比赛的例子。在这场游戏中,参赛者要从 25 楼往下丢鸡蛋。为了不让鸡蛋碎掉,大家自然要想办法在外面裹上一层又一层的泡泡纸。但如果用这种新材料来包鸡蛋的话,鸡蛋的包装就可以变的小的多了,而且它还不妨碍在落地瞬间吸收掉鸡蛋挤压材料的能量。

作为世界上最大的飞机制造商之一,波音研制出这种材料后当然是要把它用在航空航天设备中。比如像飞机的侧壁面板、行李箱、地板这些结构件都会是这种新型材料的应用场景。当一种 99.99% 的结构都是空气的材料被用在飞机上时,它带来的一个最直接的结果当然就是飞机重量变轻了,这自然可以为航空公司节约下不少燃油。

发表在 生活 | 标签为 | 留下评论

[原创]聚焦窗口或文本框的时候自动启动了输入法

在安装了如搜狗、QQ等输入法之后,发现在聚焦某个输入框,地址栏或窗口的时候它老是自动启动了,很是烦人,经过一番研究输入法自动启动,应该是把默认输入法修改了,修复方法如下。

1,在任务栏右侧的语言图标上右键。
2,选择“设置”选项。
3,进入语言设置窗口的“常规”选项卡。
4,将默认输入法设置为“中文(简体,中国)-中文(简体)-美式键盘)”。
5,最后按“确定”,以后就不会自动启动了。

发表在 软件 | 标签为 | 留下评论

2020中国将会爆发千万光棍危机吗?

“中国光棍危机2020年或全面爆发,光棍男性上千万”,近日,这样的标题出现在各大媒体上,引发了“恐慌”。

这样的结论背后是一组数据在支撑:2014年末,中国大陆男性人口70079万人,比女性多3376万。80后非婚人口男女比例为136:100,70后非婚人口男女比则高达206:100,男女比例严重失衡。

1444435909533

预计到2020年,中国的“剩男”规模将接近澳大利亚总人口,他们中绝大部分将终身打“光棍”。而事实上,中国光棍危机的迹象从20世纪80年代已经初显,直到21世纪初才得到重视。作为世界上出生性别比失衡最严重的国家,中国的光棍危机正在发生,由此产生的社会问题也需要各界的重视和警惕。

中国是世界上出生性别比失衡最严重的国家

在人口性别结构中,出生性别比是最具重要意义的指标。

出生性别比是指一定时期内(通常指一年)出生婴儿中男婴和女婴之比,一般以每100个女婴对应多少男婴表示。在多数情况下,出生性别比是比较稳定的指标,一般在103-107之间。男性新生儿的死亡率通常比女性新生儿高,所以到5-6岁时男女性别比可以达到基本平衡。

过去20年来,中国出生性别比一直高于115,成为世界上出生性别比失衡最严重的国家。

据统计,1982年中国第三次人口普查的出生婴儿性别比是108.5,1990年第四次普查的结果是111.3, 2000年第五次普查的结果是116.86,最新的2010年第六次人口普查结果则达到了118.06

5年后中国真会爆发千万光棍危机吗?

中国出生性别比异常在全国范围内蔓延速度很快,1982年大部分地区基本正常,11个省份正常,14个省份轻度失衡(107—109.9),仅有安徽(112.5)、广西(110.7)、广东(110.5)和河南(110.3)属于中度失衡(110.0-119.0)。1982年以后,中国大部分省(区、市)性别比都不断攀升,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结果显示,中国17个省份性别比在 110—120之间,有7个省份高121。2005年,全国 1%人口抽样调查显示,已有超过 1/3的省份出生性别比高达 120以上,性别比正常省份降至 4个。至 2010年,除新疆、西藏外,全国其他省份出生性别比均高于正常值范围,重度失衡(119及以上)省份就达19个。

中国农村、城镇和城市的出生性别比虽存在城乡差异,但普遍开始失衡,而且随着时间推移失衡程度加重。在中国,出生性别比偏高现象在农村首先出现。1982年,城市出生性别比为106.9,镇和县分别达到107.7、107.7;1986年,城市出生性别比为108.9,镇和县分别达到113.4、113.6;此后的年份虽有所反复,但没有改变普遍偏高的状况。

农村地区出生性别比相对城市和镇来说,增长幅度更大。随着城镇化建设的逐步推进,在农村地区,B超技术应用较为普及且应用范围日益扩大,为鉴定胎儿性别带来巨大便利。2005年中国城市出生性别比为115.3,城镇高达119.9,乡村更是高达122.9。因此,基于性别偏好的选择性生育在农村地区呈显著扩大之势。

5年后中国真会爆发千万光棍危机吗?

因此,这也使得中国当前的出生人口性别比在世界各国中处于“三最”状态,即出生人口性别比最高,持续的时间最长,涉及的省份最多

为什么中国出生性别比失衡如此严重?

1、男孩偏好

据2007年全国政协社情民意调查结果显示,直至2007年尚有27.5%的育龄人群存在男孩偏好,大约是女孩偏好的4倍。

同时,“养儿防老”的传统家庭养老模式对男孩偏好起到了强化作用。现实生活中很多领域都存在性别歧视,比如女性在教育权利、就业机会、劳动报酬、退休年龄等方面都存在被剥夺或被歧视的现象。这样的社会现实对男孩偏好心理的形成起到直接引导作用。

2、生育空间缩小

生育具有三维性:生育数量、生育时间和生育性别,因此存在一个生育空间。在一定时期内,这个生育空间是稳定的,也有一定弹性。中国人口发展的生育空间的缩小受到双重因素的挤压,即所提倡的“晚婚、晚育”和“优生、少生”。

相当学者认为,在强烈男孩偏好的国家中,计划生育政策刺激了人们的性别偏好,人们更希望唯一的一胎为男孩,导致谋求“以质量代替数量的”生育战略;80年代以来中国出生人口性别比偏高或许可以看做“生育选择空间狭小”和“偏男生育意愿”过于强烈相互冲突和挤压的结果。

3、技术因素

胎儿性别鉴定和终止妊娠技术的普及和低廉为选择性的怀孕生产提供了方便。虽然中国多项法律法规对可以进行胎儿性别鉴定和终止妊娠的器械、设施和药物的配置、流通、使用和保管都做出了进一步规范,但实践中进行非法胎儿性别鉴定过程的隐蔽性很强,极难监管、取证,加之经济利益的驱动,全社会及各有关部门无法形成监管、打击的合力,法律监管难度极大,难以执行到位。

这三大因素合力作用下,导致女婴被堕胎和溺亡现象的产生。根据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当年出生性别比为116.9,其中第一胎出生性别比为107.12,第二胎就飙升至151.92,第三胎更高达160.3。从这组数据可以看出,第一胎的出生性别比基本正常,越往后就有更多的女胎被选择性堕胎,从而推高了出生性别比。

出生性别比失衡必然导致光棍危机吗?

1、出生性别比失衡导致婚姻挤压

基于出生性别比的数据,部分学者得出在若干年后爆发光棍危机,未来有大量适婚男性将无老婆可娶。这也就是所谓的婚姻挤压——原本相对稳定平衡的婚姻市场因为多出数千万男性变得拥挤,使得多出的男性被挤压出去,被迫成为光棍

尽管婚姻挤压与否主要取决于出生率、出生性别比、死亡率与迁移率及其两者之间的性别差异和婚配模式的变化这几个因素的作用,但出生率的变化是能否产生婚姻挤压的基础和前提条件。

由于不同地区和阶层人口在婚姻市场上的处境不一样,婚姻挤压问题将由下层男士来吞食,因此,基于社会经济文化发展方面所存在的巨大差异而引发的婚姻市场矛盾将发生地区间转移,地区社会矛盾将由此而激化。

2、婚龄差或婚龄梯度在多大程度上可以缓解婚姻挤压?

对出生性别比失衡导致光棍危机持怀疑态度的人们认为,在中国婚姻市场中,男性年龄普遍比女性大,而且男女的婚龄差正在朝着越来越大的方向发展,“京东奶茶恋”的情况会越来越多。因此对适婚年龄的男女比例大无法说明光棍危机的产生。

婚龄差或婚龄梯度在多大程度上可以缓解婚姻挤压?答案是否定的。因为各个年龄中都是男性处于婚姻挤压,它是连续的,而不是间断的,进一步查阅统计数据可知,1990年未婚人口中35-39岁男性净剩余人口达到242.5895万人。由此可以推论,在接下来的若干年内,如果人口意外死亡率没有太大变动的话,1990年至今出生人口性别比偏高所导致的未来婚姻挤压并不能够通过扩大婚龄差来解决。

光棍危机在2020年大爆发?

根据福建省统计局普查中心副主任姚美雄撰文指出,2010年,0—19岁人口男孩有1.72亿人,比同年龄段的女孩多2210万,其中10—19岁人口男孩比女孩多了950万,男女比例是111.5比100。这意味着,到2020年进入婚配的20—29岁男孩将比女孩多出近950万;0—9岁人口男孩比女孩多了1260万,男女比例是118.9比100。姚美雄分析认为,2020年后,一成以上年轻男性将找不到配偶,年龄段越低则越严重,社会将形成一个特殊的单身男性社会群体。

但事实上对于光棍危机的爆发,学界说法不一。

80年代中期就有学者针对当时出生性别比失调做出预测,认为在21世纪初将出现婚姻挤压,大约有5.72%~9.33%的男性找不着配偶。

西安交通大学人口与发展研究所副教授李南撰文指出,对高出生性别比后果的第一个定量估计是从2010年开始,将出现初婚市场失衡,每年有近百万“额外”未婚男性没有初婚对象,此数约为男性年初婚人数的 9%。

李树茁常年研究中国社会的男女出生比失衡问题,他在 2006年合著出版的《性别歧视与人口发展》一书里就曾预测,2013年之后,中国每年男性过剩人口将达到 10%以上,“平均每年有120万男性在婚姻市场上找不到初婚对象”。

人口学专家、美国威斯康星大学研究员易富贤的测算显示,如果以22—26岁代表女性的初婚年龄,以24—28岁代表男性的初婚年龄,中国的二者比率在2013年前的波动在90%—100%之间,不存在严重的光棍问题。但从2014年开始,24—28岁男性人数将快速超过22—26岁的女性,2018年二者的比例将超过125%。他由此认为,2015年“光棍危机”已全面爆发。

5年后中国真会爆发千万光棍危机吗?

可以得到的共识是,光棍危机将是中国社会面临的一个极大的挑战。性别比升高是许多社会问题的胚芽,直接后果就是女性赤字(男性剩余)。具体点说,会带来“家庭结构失衡、小学与中学学生的性别比失调、婚姻市场的压力所导致的买卖婚姻会加剧、男性单身家庭会增多、性犯罪的比例可能会上升、离婚率将高居不下。

为什么问题如此严重却未能有效遏制?

由于出生性别比失衡初期被认为存在女婴漏报,使得这一问题在最初并未获重视。直到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结果全国出生人口性别比为119.2,高层才意识到形势严峻。为治理失衡的出生性别比,中国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措施。

2002年11月,原国家计生委、原卫生部、原国家药监局共同发布《关于禁止非医学需要的胎儿性别鉴定和选择性别的人工终止妊娠(“两非”)的规定》,对胎儿性别鉴定予以明确禁止,治理性别比失衡的战役正式拉开。

2003年4月,“关爱女孩行动”启动,旨在通过倡导男女平等,扭转中国存在的新生儿男女性别比失衡问题。卫生、公安、司法、检察等多个部门也会同在一起,严厉查处胎儿性别鉴定和性别选择引产案件。

2014年6月30日,国家卫计委下发《关于印发全国查处“两非”案件区域协作工作规范(试行)的通知》,要求“两非”案件查处区域协作联席会议每年至少召开一次,遇重大案件或者重要情况可以随时召开。

2015年上半年以来,一场打击“两非”治理出生人口性别比失衡的攻坚战,正在全国范围内进行。4月30日,国家卫计委等7部门在京召开全国整治“两非”专项行动电视电话会议,部署全国整治“两非”专项行动,目的是为了确保完成“十二五”规划中将性别比降至115以下的目标。而今年是“十二五”规划的最后一年。

同样是男孩偏好的亚洲国家,韩国是亚洲地区几个出生性别比偏高的国家(地区)中第一个出现逆转趋势的。韩国同中国一样,出生性别比也曾于上个世纪80年代中期开始偏离正常水平并出现上升趋势,并在1990年达到历史峰值116.5。但很快,韩国出生性别比于2007年后回归正常范围,此后基本趋于107的正常阈值内。

韩国治理性别比失衡问题着眼根本,将重点放在促进性别平等上。

韩国在1983年就成立了作为管理妇女问题的唯一国家机构——韩国妇女发展机构,附设在政府健康和福利部之下,负责对妇女进行研究、教育和培训,促进妇女参与社会发展,享有社会福利。1998年,鉴于本国社会经济发展状况,韩国政府为更好地履行对性别平等的承诺,成立了总统府妇女事务委员会,之后升格为韩国性别平等部,成为韩国历史上第一个负责性别平等事务的政府专门机构。在此期间,还在政府各个部门设立韩国总统府性别平等促进委员会(即性别平等部的前身),形成多部门协调的部门管理环境。在法律方面,自20世纪80年代,韩国政府制定或修订了一系列旨在维护女童权益、反对歧视女性、提高女性地位的法律。

除了政府官方的措施,大量活跃在政治、社会各个领域的非政府组织及非政府组织团体在促进韩国女性运动的过程中,广泛社会动员、宣传倡导,在经济上多管齐下保障女性就业,鼓励女性创业;在政治积极呼吁,鼓励妇女参政;在社会运动上广泛倡导,形成社会关注氛围。

经过20多年的努力,韩国的出生性别比失衡治理取得了明显的效果。首先表现在韩国性别比失衡治理的直接目标的实现,即性别比指标趋于正常,分孩次性别比也发生了不同程度的下降。关爱女性,尊重女性的社会机制在韩国的建立,韩国女性地位的大幅度提高。这将从根本上遏制性别比再度失衡的可能。

发表在 生活 | 标签为 | 留下评论

window7远程桌面不能复制粘贴解决办法

今天用远程桌面登陆服务器发现不能在本机和远程服务器之间粘贴文本了,即不能从本机复制文本粘贴到服务器,也不能从服务器复制文本粘贴到本机。
在服务器上打开任务管理器,查看进程,若存在 rdpclip.exe 进程 ,结束此进程后,开始->运行->rdpclip.exe 重新运行此程序,恢复正常。

 

发表在 服务器 | 标签为 | 留下评论

看看那些华而不实的手机功能

历年新机发布总有所谓革新“亮点”,但这些功能,或由于技术的因素未普及,或纯粹追求炫目未考虑用户体验,最终沦为华而不实的代名词。

眼球追踪。炫酷的眼球追踪技术曾一度成为三星Galaxy S4的最大卖点,但这项极具创新性的人机交互功能,却对使用者有着较高的要求。如果是在颠簸的交通工具上,初识者很容易会为了找到正确的识别位置而变成举止怪异的“磕头虫”,这显然没有用手指滚屏来的方便自如。

无边框设计。夏普、nubia都曾经推出无边框手机,不过这也仅仅是显示效果看上去是无边框。采用了双侧曲面屏的三星S6 edge算的上是真正的无边框产品,而且这种设计确实可以吸引人们的眼球,但随之而来的机身厚重、屏幕易碎问题也是不可避免的烦恼。

无线充电。无线充电技术无疑会给手机使用者带来极大便利,但由于技术的未普及,反而让人感到“多此一举”。如三星的一款无线手机充电器,由于目前大部分手机不支持无线充电,使用时需要先给手机插上一块有线的充电板,再将充电板与充电桩接触来充电,最终仍无法逃脱“有线”的宿命。

悬浮接听电话。三星部分手机内置“悬浮接听电话”功能,用户需要在来电时在空中挥动自己的手掌(手掌必须在手机屏幕上方几英寸的范围内)便可以成功接听电话。不过虽然三星是希望能让用户在开车时方便接听电话,但实际效果是还不如直接在屏幕上滑动方便。

智能暂停。同样是三星,在眼球追踪技术的基础上,提供阻止屏幕暗下去或者自动关闭的“智能停留”功能。这项功能在用户浏览网页或阅读电子书时非常受用。但用户普遍反映,观看视频时眼睛不能离开屏幕,否则手机会自动停止播放。

眼球识别。日本富士通声称可以通过虹膜识别技术,使手机通过眨眼来解锁。这种通过检测眼球内的静脉分布实现的技术,相比一般的输入方法更安全。但应用范围、识别速度等带给用户的实际体验如何,还需要进一步观察。

NFC。NFC可以在两款设备间进行短距离传送数据,音乐、图片、联系人等信息都可以传送。但实际情况是,该技术基本都被应用在“打卡”领域,其他可以通过网络便捷传送的信息早已把NFC遗忘。

发表在 生活 | 标签为 | 留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