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年前著名网站的截图,从丑到美的变化!

20 年前国内应该没有多少接触电脑,更别说互联网了,可那时活跃在因特网上的用户大约有 1000 万,这些人为了上网可能支付了极为高昂的成本,但享受到的服务却很一般,因为 20 年前的那些那些网站真的是太简陋了。为了让你直观地感受一下因特网刚起步时网站的样子,我把一些科技公司、政府机构和媒体公司 20 年前的网站截图和如今的网站截图拼接到了一起。接下来就一起感受一下什么叫着简陋。

科技类

作为和互联网关系最近的公司,科技公司们 20 年前的网站其实也没好看到哪里去。比如下面就分别是微软、雅虎、亚马逊、索尼和 Adobe 在 20 年前的样子。相比较之下,我觉得微软的官网已经很好看了,而亚马逊的简直丑爆了。


那个时候的微软是一种 Windows 95 的即视感


那个时候的雅虎是浏览器首页


那个时候的亚马逊还只是个买书的


那个时候索尼的 LOGO 上还有索尼爱立信的影子


那个时候的 Adobe,看完你能相信这家公司做的软件是给设计师用的么?

政府机构

白宫、美国联邦调查局、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和美国商务部在 20 年前也都建立起了自己的官方网站,不过整体结构上基本上都是配张图再放几个超链接。


那个时候的白宫网站像一张明信片


那个时候的 FBI 就是一个 LOGO 加两个链接sec


那个时候的 SEC 没过几年就被这些做互联网的搞崩溃了吧commerce


那个时候的美国商务部

媒体

如今来看,互联网的出现对媒体行业产生了极大的影响,而像商业周刊、纽约时报、华尔街日报、CNN 这些知名媒体其实也都很早就开始拥抱互联网。不过从外形上看,除了商业周刊还比较像回事之外,约时时报和华尔街日报的版面设计恐怕还不如它们的报纸版。


那个时候的商业周刊应该是当时最好看的新闻网站了


那个时候的纽约时报就开始弄插页了


那个时候的华尔街日报cnn


那个时候的 CNN

金融和娱乐

摩根斯坦利和好莱坞到今天也仍然可以看着是金融和娱乐行业的代名词,那么这两家公司的网站在 20 年前是什么样子呢?看完下面的两幅对比图就知道了。只是这两家公司当时都如此偏爱蓝色,是因为这个颜色会让它们显得更富有科技感吗?


那个时候的摩根斯坦利


那个时候的好莱坞给人的感觉好像是蛮严肃的

最后就是:那个时候还没有 Google,所以即便你想吐槽也没机会。

发表在 生活 | 标签为 , | 留下评论

欣赏全球最快的超级跑车:Top 5

速度跟汽车是永远不会分开的,对于大多数人来说,车子有多酷炫或者它值多少钱都不是那么的重要,但是他们却无法忽视这辆跑车到底能跑多快。速度一直是数以百万计的汽车爱好者所关注的重中之重,下面,我们来看一看全球最快的 5 款跑车。

5. SSC Ultimate Aero (412 公里/小时)

超级跑车品牌 SSC 创立于 1999 年,SSC Ultimate Aero 是该公司于 2006 年推出的一款超级跑车,同时也是世界上最极端的汽车之一,它使用的是拥有 1183 马力双涡轮增压的 V8s 引擎,曾在 2007 年创造了当时的最高速度纪录,达到了 412 公里/小时,一直到 2010 年才被 Bugatti Veyron Super Sport 以 434 公里/小时的速度从王座上拉了下来。这款 SSC Ultimate Aero 跑车的市场售价为 65.44 万美元(约合人民币 414 万元)。

4. 9ff GT9-R (413 公里/小时)

9ff GT9-R 从 0 加速到 100 公里仅需要 2.9 秒,这款跑车在动力上搭载 4.0 升 6 缸水平对置发动机,最大马力达到了 1120 马力,其极限速度达到了 413 公里/小时,在 Bugatti Veyron Super Sport 出现之前就击败了由 SSC Ultimate Aero 保持的 412 公里/小时的极速纪录,售价为 69.5 万美元(约合人民币 439 万元)。

3. 柯尼塞格 Agera R (418 公里/小时)

瑞典著名跑车制造商柯尼塞格在 2012 年的日内瓦车展上推出了一款 Agera R 超级跑车,其使用的 5.0 升 V8 发动机采用双涡轮增压,在使用 E85 型燃料情况下最大马力达到 1115 匹,它可以在 2.9 秒钟之内从 0 加速到 100 公里/小时,极速更是达到了 418 公里/小时,其售价为 160 万美元(约合人民币 1012 万元)。

2. Bugatti Veyron Super Sport (434 公里/小时)

在世界吉尼斯纪录大全中,Bugatti Veyron Super Sport 以 434 公里/小时的最高时速成为了全球最快的跑车。这款跑车在动力方面采用了 8.0 升 W16 四涡轮增压引擎,最大马力达到了 1200 匹。Bugatti Veyron Super Sport 的售价为 220 万美元(约合人民币 1391 万元),这也让它成为了全球最贵的跑车。

1. Hennessey Venom GT (435 公里/小时)

Hennessey Venom GT 是美国著名的改装厂 Hennessey 正式推出的 2011 款超级跑车,全球限量 10 台,其极速高达 435 公里/小时,不过这个速度因为环境影响没能获得吉尼斯认证。Venom GT 是以英国著名跑车品牌莲花 Exige 底盘衍生出来的车型,动力部分搭载来自雪佛兰 Corvette ZR1 的 LS9 6.2L V8 机械增压引擎,最高功率为惊人的 1200 马力,其售价为 120 万美元(约合人民币 758 万元)。

发表在 生活 | 标签为 | 留下评论

TGS2015《拳皇14》伴随了几代人的游戏携带3D回归

拳皇伴随了几代人的一款经典对战型格斗游戏,自从SNK被国内页游公司收购之后,《拳皇》系列在玩家们的心中就已经自动打上了“已完”的标签。没想到就在今年的TGS上,《拳皇14》发布了!

即便是最死忠的2D格斗爱好者都必须承认在日益快餐化的年代,这个类型已经完全被边缘化,只剩下《街头霸王》系列仍能维持一定的能量。即便《拳皇13》获得的评价不错,也无法挽回SNK的颓势,最终被各种收购。有趣的是,大家热议的页游版《拳皇》没来,反倒是正儿八经的续作先来了。

《拳皇14》被公开的细节不多,但已经让人十分惊讶了,因为新作已经完全3D化,无论是草薙京还是八神,都以崭新的面貌出现。老实说,一下子还真的难以适应。不过与财大气粗的老卡相比,新《拳皇》光看画质就能让人感受到SNK现在的衰落。

或许未来更多细节很快还会到来,所以对《拳皇》仍有感情的玩家还需要继续等待。

来源/威锋游戏

发表在 生活 | 标签为 | 留下评论

人生有多少个十年?科技发展让人情味变没了?

十年,我们的额头上或多或少都开始出现一些皱纹了,我们许多人已经从当时的青涩少年,开始变成一名职场人士。十年,人生又有多少个十年……

十年的时光从我们指尖消无声息的溜走,回头一看,你有没有觉得这只是黄粱一梦?十年,科技发展速度之快,我们在十年前根本不敢想象,那么这十年科技的发展,为我们的生活带来了什么样的变化?

还记得刚学会发电邮时的场景吗?每当我们收到一个电邮,我们都会觉得好兴奋。而现在呢,抱歉,我已经记不起来我上次看电邮是什么时候的事情了。

十年前,我们对手机的追求是非常简单的,以我自己为例,我只希望我父母给我买一款彩屏的,摄像头像素是 30 万左右,防摔的手机我就满足了。现在呢?估计你在地上看到一部摄像头是 30 万像素的手机(值钱的古董手机除外),估计你连捡都懒得捡了。

十年

以前,我们去旅游是真的在玩,玩,玩,还是玩!现在我们去旅游,首先第一件事是我们要先自拍,然后合拍,然后赶紧发自己的微博朋友圈炫耀一番,还无时无刻关注有没有人点赞和评论。至于旅行中最本质的目的,早已经被我们抛诸脑后。

十年

对了,还有品尝美食,以前我们真的是在意食物的味道,现在呢?似乎是食物的样子更重要吧,不用手机拍一下“消消毒”然后丢微博朋友圈里,好像大家都不能动筷子刀叉似的。

以前,父母要喊我们吃饭,通常是要拉着大嗓子,朝屋外面大声叫唤着。院子里“ XX 快回家吃饭”的声音此起彼伏,而现在呢?不需要那么费劲了,他们只需要往房间的电脑旁找,总会找到自己孩子的身影。而且我们经常会直接冲到饭桌上刮走一部分饭菜,端到房间电脑旁,对着电脑用餐,身后留下的是父母落寞的背影。

十年

以前,假期里不让我们碰电脑和游戏机,我们会觉得世界末日,我们都会感叹这个假期该怎么过啊。现在呢?我想只要断一小会 WIFI,估计许多朋友都觉得是不是发生了什么,地震?塌方?洪水?世界末日?怎么我家的网断了!

以前,我们玩游戏是凭着自己的技术,耐心和一本一本的攻略去攻克各种游戏。现在呢,只要你有钱,你要称霸游戏世界,那简直就是弹指之间的事情。

以前,我们觉得 PS 游戏机和 PC 游戏里的画面真是漂亮和宏伟(和红白机对比),但是现在呢?我们已经在大跨步的朝 VR 虚拟现实迈进,我们的眼光已经升华到追求刀剑神域那样的游戏坏境了。

十年

以前,我们的手机是用来打电话和发短信的,现在?反正微信上也能发信息和视频,还打电话和发短信干嘛,浪费钱,还不如省点话费多买些流量。科技是发展了,但是我们给家人和朋友们的耐心却越来越少。以前,我们遇到任何不懂的问题,我们都愿意去先问父母和老师,长辈,而现在?我们首先想到的是搜索网站和一些 APP,而不是自己身边的人,这确实很便利,但为什么我觉得有一点悲哀呢?

以前……现在……,这样的例子还有许多许多,但是我们不禁感叹一句,随着科技的发展,我们似乎真的越来越缺少人情味了。科技确实为我们提供了许多的便利和创造了更美好的生活。但是,我们似乎在科技的浪潮中,一点点迷失自我,很多时候我们都在本末倒置。

作为人来说,我们最重要的是要保持自己最真挚的情感和初心。我们依然非常期待科技继续进步,但是,在一些时刻和场合里,我们不妨返璞归真,抛弃多余的一切,去挖掘事物本身带给我们最初的感动,我们依然需要情怀。

发表在 生活 | 标签为 | 留下评论

欣赏牛人纲雕艺术品《变形金刚》

钢铁艺术的创意工艺品:这个世界没有垃圾,只有放错地方的财富。

.38324.jpg (681×756)

.38325.jpg (704×756)

2010年度做的最後兩款克變形金剛鋼雕作品

.38327.jpg (387×567)

.38326.jpg (567×425)

擎天柱,高度2米3,製作團隊花了一個月時間,才完成這尊鋼雕作品

.38335.jpg (362×567)

.38336.jpg (567×425)

威震天,狂派領袖,高度2米35,在顏色處理上自然要突出鋼鐵本色的厚重感和力量感。

.38333.jpg (507×567)

.38334.jpg (425×567)

紅蜘蛛,高度2米1,這個造型感覺比較有力度。

.38330.jpg (678×506)

大黃蜂,高2米,表面處理完成後的效果。

金刚

金属工艺品

霸气

发表在 生活 | 标签为 | 留下评论

学唱京剧入门发声技巧

要寻找共鸣必须首先要根据剧种行娄和流派的特点,其次才谈得上怎样寻找。到底应该怎样找?我们认为最好以在学唱中逐步模仿练习为主,以专事寻找共鸣的练习为辅也就是最好裹在腔里找。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生叶字行腔的同时,要适当注意共鸣的培养。在这种情形下使用出来的共鸣比较自然灵活,并易与唱腔融合在一起而不致产生妨害风格有相反作用。其次当然也可以用一些比较专门的声乐办法来练习共鸣。

(一)从气息方面着手
从气息方面来讲,找上面的往里收,找下面的沉气保持,向外推比较合适。在此同时,找头腔多练高音,找胸腔多练低音。

(二)从字的角度来练
找鼻腔多练“昂(ang)”,找头腔多练“敖(ao)”或“哦(o)”,找胸腔多练“雍的韵母(ong)”,找口腔多练“啊(a)”。这里男女声及行当最好也要略加区别。例如:老生练蝶窦用“衣(i)”,而女声要把(i)练好就得往额窦那儿去。又如花脸最好先把鼻腔练好,也可以先把“昂”练好。

(三)其他方法
把嘴闭上鼻子里哼唱“嗯”字,如果感到声音能从鼻骨上面近眉心的地方透出来,那就不错了。因为把嘴闭上气息就容易往上走,这样比较容易找到鼻腔共鸣。用拖长音发声。在发声的时候,突然把腰一弯头低下去,你就会发觉你的声音向脑袋里钻上去,这可能有助你找到头声。如果你实在找不到胸声,你就象哄小孩那样哼哼,然后用手拍着自己的胸脯使之发出断续的声音。万一手拍上去并不感到声音受到影响而发生断续,那就说明还没有用上胸腔,就必须继续放松沉气找一种哼哼的感觉。口腔共鸣一般比较好找。如果用自然的声音,基本上就是口腔。当然有些人在未学戏前,可能说话就已经有了各种不同的共鸣习惯。有的头声多,有的胸声多,有的鼻音重,这就是平时听人家讲话就能听得出这是个男中音、女高音的道理。但也可以说口腔共鸣最难掌握好,它的位置靠近声带,是危险区域,而它比胸声更加不容易区别出是用上了共鸣还是压扯着嗓子在唱。同时它还必须带上其它共鸣,才能使之比较好听。如果要同时使用别的共鸣,对京剧来说最好还是先联合上面为妥。或者在练好上面共鸣的基础上,有意识地把声音逐渐往口腔里送,可能就会得到较纯的口腔共鸣声音。为什么说要从上面往口腔里联合呢,因为如果使用口腔共鸣时单单联合下面胸腔,调门就太低了,也许就会不太适合于京剧。总之,我们在找各种不同的共鸣时,都必须遵循一个原则,一定要放松着唱。这是指导喉部肌肉而不是说所有的肌肉都放松。不将喉部放松不但找不到需要的共鸣,并且声音也会由于失却弹性而使人听来没有任何共鸣的感觉,这是值得在寻找共鸣时引起注意的。

“气粗”是讲运用气息缺乏控制技巧,把吸入的气息合筒呼出,由此造成了声音的浮浅不实。“气弱”即气息不足,发出的声音则单薄无力。“气浊”即气息浑浊不匀,发出的声音则滞涩漫浊。“气散”即气息全盘用尽,由此发出的声音自然也就干枯竭尽了。
慢板难于紧 快板难于稳 散板难于准

注:讲唱好慢板、快板、散板的要领。慢板易犯拖延的毛病,因此要注意唱得紧凑些;快板易犯抢板的毛病,因此要注意唱得稳重些;散板易犯松懈的毛病,因此要注意唱得圆准些。

念要像唱 唱要像念

此系高盛麟先生所言。京剧念白不像演唱有着丰富的旋律,但京剧舞台上的念白又不同于日常的讲话,它具有特殊的声调,演员在舞台上的话白要念出它的音乐旋律,即所谓“念要像唱”。语言是演唱的基础,演员在舞台上演唱,在注意演唱旋律之美的同时要注意语言的连贯性和语气的表达,即所谓“唱要像念”。
这两句话实际上是强调京剧念白的音乐性和京剧演唱的语言性。
清晰的口齿 沉重的字 动人的声韵 醉人的音

中国戏曲的演唱,讲究“字清、情真”。所谓“情真”包括四方面的内容:

一,即指歌唱艺术不是为声韵而声韵,而是通过声音表达感情。二,演员在行腔之前,形(动作)、容(表情)应先起烘托作用。三,行腔之后,“形”、“容”后收,在表情的微澜中,好像还带着腔调的声波痕迹。四,演唱遇有较长过门时,要以情感填补过门儿的空白。

为了达到“情真”,在演唱技术上还有许多具体的要求:研究唱腔要从剧情和人物性格的需要出发,对每段戏和句、词等,作一番仔细的审察。然后分清宾主,找出梁柱,突出重点,这样唱来才有情有韵。行腔中要“准”中见“稳”。因为“调准便不黄,板准便不顶,字准无讹音,腔准便不凉。”总之,就是艺人所指出的“开腔要审,行腔要领。板调要准,不漂不浮,准中见稳”的演唱技术要求。能做到“审”、“领”、“准”、“稳”,唱腔才动听感人。

综上所述,说明了人物情感是创腔的基础,这就是“腔准于情”的道理。

所谓“字清”,即在演唱时,演员要从技巧上明确字在口中的部位和着力点,以及正确的掌握不同的口形和发音部位的变化,然后把字清晰地送到观众的耳中。为了达到“字清”的目的,在技巧运用上,尚有不同的要求。如“腔随字走,字领腔行,字带腔,腔托字,字正腔圆”的艺诀,就着重讲出了在行腔过程中,腔与字的主从、依附关系。原则是以字行腔,字重腔轻,唱字不唱腔。

曲艺界著名艺人白凤鸣曾说:“清晰的口齿,沉重的字,动人的声韵,醉人的音。”皆是说的腔生于字,因字就腔的原则要求。如果字轻腔重,字为音所包,听来便有声无字,腔不达意;字柔腔刚,则不能控制抑扬顿挫,听来近乎吼喊,腔直无情。因而字宜重,腔宜轻,字宜刚,腔宜柔,这样轻重相间,刚柔相济,才合行腔规律。如同梅花体格,老嫩刚柔,错纵有致,方能曲尽其妙。

综上述,强调指出了腔随字走的演唱原则。演唱中应把字唱真、唱正、唱准。这就是“腔生于字”的道理。

戏曲演唱要遵守“情”、“字”、“声”三者结合的原则。唱腔不能给字音捆死;字音也不能为唱腔所破坏。字是根本,腔是表现形式,腔圆为情准。唱腔旋律与字音的操纵,两者要融洽相辅,才能收到字正腔圆的效果。

在艺术实践中,由于多种原因或音韵、或因抒发感情、或因突出重点,或者是除了京音京韵之外,也以湖广韵为基础等原因。字与腔有时是有矛盾的,有时字唱正了,腔不一定圆,有时腔圆了,可又不一定音正。它只能是一个标准,一种要求。

说开口必开 齿叩齐必来 撮字音在颚 唇啊合必谐

“开”、“齐”、“撮”、“合”谓之四呼,是说读字口法的艺诀,称四呼诀。

“开口呼”:出音用力处在于喉,经上颚而出,口开而声宏。如:丹、板、常、毛、破、骂……。“齐齿呼:口角向两旁咧,微露齿,其音轻锐。如:烟、天、象、谢、家。 “合口呼:两唇微闭,其音圆浑。如:湾、向、黄、果、瓜、怪、为。“撮口呼“:口部收束,外唇缩小微向前。如:渊、泉、远、云、勇、鱼、靴。

“四呼“是我国音韵学所用的名词。用这四个名词来表示读字发音时.只有懂了“四呼”,把握口腔形态,字音才准正。“四呼”与“辙口”(“十三辙”归韵),在戏曲唱、念中是相互为用的。掌握了这两种工具之后,在唱时不管腔调怎么转折,时间如何延长,都不会发生“字韵不正”的毛病。

过去艺人大多不懂“四呼”,故吐字发音往往“开合不平”,“齐撮无定”。如京剧“坐宫”的杨延辉唱:“想当年沙滩会一场血战”句中的“血”字本为齐齿呼,有人误念为撮呼的“靴”(上声)字音(xue)。又如“状元谱”的陈伯愚唱:“可叹我年半百无有后苗!”句中的“半”字本为“buan”合口呼,有人误念如开口呼的“扮” (ban)字音。因此,无论读书、识字、说话、歌唱非懂得“四呼”不可 ,尤其于戏曲的唱、念咬字的作用更大。

演唱忌土 须分阴阳 有冷有热 能放能收

“土”即方言土语。中国地域广阔,剧种繁多,一般地方戏,都系以它各自的方言为其语音的主体。每个剧种的语音又都以该区域中语言最标准、最普及的某一地区为其基础。如京剧起初是以“湖广音”为主。(“湖广”乃明、清所置的“湖广省”,即指湖南、湖北。(见“辞源”已集“湖广”条>)其实就只是武汉口音;秦腔以西安语音为主;川剧以成都语音为主……等。忌方言土语,并非要求地方剧种的语言,都统一为标准语音,那样就丢掉了地方特色,在艺术表现形式上也是极难做到的。

而所忌的是,不能以该剧种所在区域内那些不标准的土语为其语音基础。就如同标准话是以北京语音为基础,并非以北京土语为基础一样。故《顾误录》中云:“入门须先正其所犯之土音,然后可以言曲。”广告:字分阴阳,腔也要分阴阳。“腔无阴阳便无起伏,无层次,无变化,便成呆腔、死腔。”分出阴阳,即可避免平直,唱腔能抑阳有致,徐疾有节,不火不瘟,方显功力。

所谓冷热是指腔传曲情而言。中国戏曲中的唱,一般都安置在剧中人物思想感情集中流露的地方。能否通过歌唱的手段,尽情舒发人物的思想感情,直接关系着艺术形象的塑造。有时一样的唱词,分谁来唱,有功夫、有研究的人,就能唱得既动听又感人。虽然同一工谱,有修养的演员唱来,能把人物当时喜、怒、哀、乐的情感,参蕴在唱腔旋律之中,做到悠扬婉转,冷热鲜明。“冷”时(低回哀怨),唱的悲凉凄楚,冷中寓热。产生出“一声唱到融神处,毛骨萧然六月寒”的艺术感染力。

“热”时(慷慨激昂),能造成“一声直入青云去,多少悲欢起此时”的艺术魅力。

所谓“收”、“放”,是指演唱中气的使用、控制。放腔时,把气运足,用力把腔放的宽、放的远;收腔时,要提腔运气,断腔不断气。收腔必须求圆,曲终时仍还本调。
高音气要足 低音气收敛 高放低收 尖浊不显

这说的是演员演唱中对气息的控制。所谓“高腔轻过”即指凡唱高腔,应由丹田提气,将字音由低带高,以调管字,依腔贴调,则可清晰明亮。切忌有声无音,近乎吼喊。要使人听来轻松顺畅,勿使有吃力之感,故要求“轻过”。《乐府传声》云:“……如此字要高唱,不必用力尽呼,惟将此字做狭,做细,做锐,做深则音自高矣!”除狭、细、锐、深之外,还应掌握一个“奋”字(扶摇直上之意),艺人说:“腔高要见奋,无奋不谓高。”

所谓“低腔重煞”即说唱低腔要“宜重、宜缓、宜沉、宜顿”(见〈乐府传声》)。声音的自然规律是音高则尖细,音低则沉浊,任何物体发出的声音皆如是。要改变此规律是不可能的。但是,通过对气息的适当控制与科学运用,来操纵声音的薄弱强高,使之高低衔接自然、协调,是完全可以实现的。

要想达到“腔高不薄,腔低不弱”的目的,就须按艺人说的,唱高音气要放足,唱低音气须收敛。越是高音,越要将气放足,这样音虽高而不显尖窄;音越低,越要尽力将气收敛,加以控制,使腔不致低弱无声,这样音虽低而不生浊。高放低收两下一凑合,高尖低浊的弊病就不显了。
字、气、劲、味为四技 没有四技不成艺

戏曲演唱的腔、情都是根据字而生的。戏曲演唱的吐字发音是互相依存的。它们的关系,如同鸭子浮水一样。清李渔著《闲情偶寄》“授曲,字忌模糊”中说道:“……字从口出,有字即有口,如出口不分明,有字若无字,是说话有口,唱曲无口,与哑人何异哉。哑人也能唱曲,听呼号之声,即可见矣。常有唱完一曲,听者只闻其声,辨不出一字者,令人闷杀。”

清徐大椿在《乐府传声》中曾谈过“声各有形”。元赵孟颊在唱法《出声口诀》中曾说:“天下有有形之声,有无形之声,无形之声风雷之类是也。其声不可为而无定,有形之声,丝竹管弦之类是也,其声可为而有定,其形何等则其声亦从而变矣,欲改其声先改其形,形改而声无不改也,人之声亦然。”

汉语中每一个字的语音结构,是由两个主要部分——发音元素——声母和韵母所组成。这在传统戏曲中,称之谓“字头、字腹、字尾”。当字音随着口形送出时,往往有经验的演员并不是直出直人的吐字发音,而是将发音元素分散,分清字的头、腹、尾,而后将字缓缓送出。

这种分散字音元素的方法,由于各自的元素结构不同,而在演唱时就应有所区分。有的用旋转的跳动力量;有的用装饰音的带音力量;有的用推动性的强音;有的用渐强弱收……总之,中国戏曲的吐字方法甚多,技术性很强,实为演唱之一技。(气的运用也是一技,因已有论述,不再赘及)

“劲”的运用,与吐字发音、感情的表达、气的运用有直接关系。它是随着发音吐字的技术要求而灵活运用的。唱腔劲头的恰当掌握,对唱腔的巧、拙关系极大,也为演唱一技。

“味”即韵,有声必定有音,有音必定有韵。演员的音韵不好,听众就会说:“唱的不够味。”唱得好的演员总是韵味十足的。每个字的尾音就是韵,字音归了韵,读起来便能准确,词句合了韵,便易歌唱。

演唱只有把字、气、劲、味四技术练好用好,才能产生声情并茂的艺术效果。
学戏拾得–用气和换气 ——达子

一. 用气

“气”,这一术语,有时指“力”,有时指“气体”。在此,是指如何用力(“劲”)来调运肺气,使之作功,即发声。

二. “丹田气”是什么?

用丹田“气”来唱不能理解为用腹腔里的气体来发声,因为腹腔不通声道。用“丹田之气”只能是指用丹田之力(劲)。

三. 怎样用丹田之力?

怎样用丹田之力?具体说就是:“收腹,升横膈膜”。目的是托住肺(胸)。

起唱前,一边扩胸吸气,一边收腹,让横膈膜象一个弹簧座似的,把充了气的肺托着。唱的全过程始终是用丹田托着肺唱,也可说是“托着气”唱。直到大换气,才能松腹。

所以,简单地说,用丹田气唱就是“收腹,托胸”唱,是胸腹配合,一起用劲的唱法。

四. 为什么要托着肺?

用丹田气托胸有诸多重要功用:

1, 可以加强扩胸的力量,做到多吸气,久含(贮)气。

2, 可以用较快的速度吸气,做到常补气,快偷气。

3, 有助于控制出气强度。既能拖长腔(可把肺中所吸的气,从容地,尽量地吐出。)也能使出气有爆发力。

收腹唱要经过一段练习才能做到。初练时往往憋着气可以收腹,一张口就自动松开了。而用丹田气的好处,只有到会用之后,才能慢慢体会到。

并非唱什么,怎么唱都需要用丹田气。轻哼,慢唱只用一班的呼吸就行。但要想把京剧唱到一定的调门,音量和速度,用一般的呼吸法,气就不够用了。如还想继续唱,就会本能地借助于腹力,这是由人的遗传生理特性决定的,许多业余者就是这样先是偶然地,然后自觉地学会应用丹田气的。没有必要把它想得那么玄妙莫测。当然有没有人指点是大不相同的。

五. 主力和助力。

用丹田气不能误解为只要用了腹部的力就能出大声,而胸部的力量无关紧要。实际上扩胸吸气,收胸吐气出声。一收一放主要靠胸部有力。许多业余爱好者表现出的“气不足”,往往不只是因为不会用丹田之力,而首先是胸都部乏力,当然,腹部更乏力。所以,应把用丹田气正确理解为“以腹辅胸的呼吸(用气)法”。要同时练习加强胸力腹力及其巧妙配合。

六. 吸够,勤补。

1, 唱长句之前要吸够气。吸多少才够?一看自己的含气控气能力。二看要唱多久后有机会补气。三看这一句有没有喷口之类费气的地方。要“量出为入”。“够用有余”就行。不是愈多愈好,不必费老大劲老想吸得鼓鼓的,含不住,一松口全白跑,还喘。

2, 一个长句内有间隙就要补气。象拉手风琴一样,风箱里的气要随用随补。老让肺里的气“贮够备用”。不要等用光了才大换气

七. 收和扩。

在出声唱的时候,大体上都要把肺的左右两叶往里挤压,即收胸。发重音要求用强力急速地收胸,不太重的则是较缓的收胸。不管那一种,腹部都要象一个弹簧座往上轻轻顶着。使出气有所需的力度。

在唱了一小句,或不管多长以后,只要有间隙可吸气或想吸气,可以借丹田上托之势,扩胸,补一口气。这种有条不紊的收与扩,练好了可使呼吸从容,不累不喘。

在紧紧相连的两次强收之间,往往可以先使劲用丹田之力把气“提”上来,垫入一个虚字,或补一口气,就势再扩胸。以便再强有力地收胸,接着往下唱。

八 “边唱边吸”和托着气唱。

1,有时,如唱快板时,把一个字“提着气”送出口后,往往可以,也需要就势扩胸偷气。有人称作“边吸边唱”。其实只是吸得快,接得不露痕迹而已。人的声带只能一个方向出声,与口琴不同,不可能又吸气,又出声。

2,平时,在一句中遇有短暂的间隙时,音虽断了,气(肺气)停了,但仍应维持丹田之气(力)继续往上托着,不要松腹,这样可以在需要时,快速扩胸,补气。养成这种“托着气唱”的习惯非常重要,如果,一停声就松腹,瘪胸。再想吸,就是大换气。许多人唱二六或快板时,喘不过气,赶不上板,往往就在于此。

发表在 生活 | 标签为 | 留下评论

外国人眼中的中国手机,排名你能猜到吗?

先说个不太恰当但却有意思的比喻,“隔壁家李婶年轻时在村头唠嗑,经常念叨:这乡绅家的姨太太一顿得吃多少白面烙饼?”不同的环境下的人考虑实物角度自然也不一样。又到一年一度IFA展,每年除不停像搬砖工一样将现场新品情况弄回国,其实我们对于外国人如何看待中国产品也比较好奇。

今年新浪科技的编辑带着一捆常用的手机去做街头调查去了,产品包括“Mate S、一加二代、小米Note、努比亚Z9、乐Max、中兴天机AXON、魅族MX5”共七款,并没有特别严谨的过程,只是一时起意,想知道歪果仁们的想法跟我们猜的一样不一样。结果如何,我们一点点说。

哦对,强调下,本次共计53份有效调查数据,IFA展会现场这个地方来来往往的主要都是欧洲关注科技产品的人。产品出场次序不分先后,如有雷同或存质疑者……那你来咬我呀!

关键点一:中国手机品牌认知度

虽然小米魅族这些互联网品牌在国内不少人都听说过,但是到国外情况似乎就不那么好说了。在实际测试有效的五十三份调查中,仅有两个人知道“小米手机”,魅族、乐视、努比亚同样没有存在感(品牌认知人数均在5以下);而看到中兴ZTE后,有少数人会表示知道这个品牌但是却不了解相关手机。

再来说点有意思的,不知道是否偶遇国外五毛,在采访一对少(nan)年(xing)璧(ji)人(you)的时候,少年果断掏出了一部华为手机。比较尴尬的是,俺们身为职业选手的编辑似乎没看出这是哪一款,瞬间有种业务不合格的感觉。

当然“天雷滚滚的永远不是柯南,而是扎了麻醉针的毛利小五郎”,这位少年郎的朋友在被问到“哪个中国品牌你有了解”这种问题时,两次毫不犹豫的选择了——索尼。怎么说呢,你地(gan)理(de)真(piao)好(liang)!

说些正经的,华为凭借强大营销手段和铺货量,成为本次调查认知最好的手机品牌,共有23人表示认识这一手机品牌。出乎意料,一加品牌在国外认知相对较多,现场7人表示听说过这个手机品牌。

关键点二:谁最像iPhone

鉴于苹果帝国强大的实力,世界各地都分布着果粉,此次街头调查我们也遇到了他们,并且直接表示“魅族MX5看起来最像iPhone”。同时由于“正面看起来比较好看”、“看起来还行”这种莫名其妙的理由(其实很有可能就是看着像iPhone所以比较顺眼),魅族MX5也获得了16票这样的好成绩,成为本次评选冠军。

呃,其实我们很想告诉他们,在遥远的东方,还有一大票向苹果致敬的厂商。

关键点三:老外并不爱大屏手机

由于屏幕和机身尺寸过大,乐Max和小米Note成为最先被排除出筛选范围的产品,可见欧洲人对于巨屏没什么好感。需要强调,因为就是在展馆前短暂游荡,此次调查基本上只体验了手机外观,UI的初步上手。

华为Mate S由于品牌认知和整体手感较好而被选择;一加二代整体握感和UI似乎优势更大;努比亚Z9虽然品牌认知度没那么高,但是无边框视觉效果确实更为讨喜,也便成了老外关注它的理由。这里面有两个手机在国内媒体评测时候都被说“厚重”,但人高马大的欧洲人似乎倒没那么在意这点。

一段小的总结:

要在这一捆手机中脱颖而出,看脸和看品牌一样重要。

特色、个性化无疑高端手机品牌一个很重要的因素,可以看到,高关注的手机产品也都集中在以上几个方面。品牌认知作为消费购买的心理因素,也对用户选择起着不小因素。不过由于这里是柏林,所以会有这样的最终结果;如果换到印度,结局可能就是另外一种样子了。

发表在 生活 | 标签为 , | 留下评论

同样是坐一天,为啥上班累得不行而玩游戏不累?

你有过这样的困惑吗?虽然都是在电脑前面坐一天,为啥玩一天游戏依然很精神,而上一天的班会觉得疲惫不堪?相信多数人在玩游戏时投入的精力要比上班时多,毕竟时刻都要保持紧张和高度注意力,那为什么疲劳程度却是完全相反呢?

不要继续骗你自己了!

你觉得上班疲惫不堪但又说不出个所以然,根本原因在于:你其实心里很清楚你每天做的事情毫无意义。

回答里面那些七七八八的理由,什么坐姿啊乳酸啊颈椎啊血液循环啊统统只是表象,也许有点关系,但肯定不是主要原因,更像是逆向合理化的借口。

同样是坐一天 为啥玩游戏不累而上班累得不行?

以前魔兽世界流行的时候每个地方都有很多那种网吧男孩,他们可以啃白面包,喝矿泉水,窝在毫无人体工程学设计的破椅子上熬上几个星期,每天超过15个小时下副本,只是为了一把橙色武器。他们一样也是“在电脑前一坐不动好久”,还时有听说连续几十个小时后晕倒的。但我从没见他们喊累,他们只是会周期性的觉得“饿”,“尿急”,“困”而已。

我们的大脑是个很狡猾的东西,它会在时间流逝的主观感觉上欺骗我们。有时候刷刷微博,一个下午,一个晚上嗖的就没了,但是让你在跑步机上试试?天,一个小时是有多漫长!

同样是坐一天 为啥玩游戏不累而上班累得不行?

人本能排斥像跑步机这种机械性重复的活动。对于工作,也是一样。可叹现代分工体系让每个人都只能做一个零件,越大的公司就只能做越小的事情。工序越分越细,流水线流到你面前,只要你机械重复就好。这个过程是如此的没有存在感又不需要动脑,以至于有时你甚至不理解他们干嘛要在面试你时问那么一大堆问题。

也许你的名片亮出去就让人闪星星眼,出入顶级写字楼,有恒温空调,漂亮前台和各种饮料随便拿的巴台来暗示你很重要,甚至骗过了你的亲人爱人,让她们以为你在从事着什么伟大的事业。但你依然骗不了你自己,你心底知道自己今天又在无聊的数字、排格式、删除行、添加列、贴发票、查百度、写没人看的报告和回复无穷无尽又无用的邮件里虚度了又一天。

同样是坐一天 为啥玩游戏不累而上班累得不行?

从早上浑浑噩噩踏进电梯到晚上稀里糊涂走出大楼,你一点儿也没有进步,更妄谈成长。你的大脑更是聪明的发现了其实你在整个体系中根本无足轻重。

也许你还隐约意识到了,你在做着一份前途渺茫的工作,你这个职位存在的唯一价值就是承揽一些其他人懒得做或者不想干的活。你今天又在这里浪费了一天珍贵的年华,而且这是你最好的年龄里的一天。更为沮丧的是,尽管你完全意识到了这些,明天和明天的明天你依然还会坐在这里。

你觉得累是因为你不开心,不开心是因为你骗不了你自己的心。

发表在 生活 | 留下评论

谷歌返华:是“狼来了”?我看!

新浪 文/吴俊宇

2010年1月13日,谷歌对中国网络管理的直接冲撞引发了一场“地震”。傲娇的谷歌迷信自身实力,借黑客攻击问题指责中国,宣布停止对谷歌中国搜索服务的“过滤审查”。Google 的强硬姿态并没有带来任何实际效果,退出中国市场成为了唯一选择。

这句话可谓是谷歌这一场闹剧的最佳注释:

不是谷歌选择了离开中国,而是中国市场抛弃了谷歌。

谷歌离开的五年时间里,恰恰是中国移动互联网发展最为迅猛的时期。离开五年的谷歌似乎迷途知返,2014年 Google Play返华的消息就不胫而走,2015年谷歌重返中国的消息更如“月经贴”一般不绝如缕。

实际上,谷歌返华的消息这些年来如“狼来了”一般多次上演,以致于已成为每年愚人节的必备节目。而作为世界巨头的Google如若真的返华,对于国内厂商来说,也被看作是一场狼来了的突袭。

谷歌返华的那些绯闻

昨日,一则关于“谷歌将通过 Google Play 重返中国”的消息在诸多媒体流传。根据国外知名媒体 The Information 和 Business Insider 的报道,Google Play 在中国大陆地区的特别版应用将会遵守中国大陆地区的相关法规,不提供在线书籍和电影;同时,Google Play还将面向中国可穿戴设备市场推出 Android Wear 平台,这款平台同样也针对中国大陆市场进行了优化。据悉,谷歌将首先通过 Android Wear 平台把中国消费者引向由中国开发者开发的应用,然后再准备在中国大陆大规模推广 Google Play 应用商店。

实际上,谷歌返华早在上半年已有多次流传。

今年4月,网友发现,谷歌注册了多个与 Google Play、China(中国)有关的域名,包括:

googleplaychina.com/.cn/.com.cn

googleplaychinaedition.com

googlechinaaccount.com

googlechinaedition.com

然而,早在2012年,谷歌刚退出中国两年就注册了 Google.cn, adsense.cn, nexus.cn 等 18 个“.cn”域名,但此后一直没有更多动作。

此外,在今年5月的Google I/O 之前,Andorid Police 团队在拆解新版 Google Play.apk 文件时发现了一幅与中国国旗图案相融合的 Google Play 图标。对此,谷歌发言人虽表达了入华的意愿但却对此消息表示否认。

让谷歌返华这一传闻煞有介事的恐怕要数华为代工Nexus新款旗舰机。联想收购Moto之后将在国内推出Moto 360的传闻更是让Google返华的消息越看越真。

目前关于这一传闻最具权威的消息来源于极客公园——Google Play 海外市场的相关负责人向极客公园的记者透露,目前关于这一消息的传闻均未经证实,最早可能要等到 10 月份才会有正式的官方答复。

退出中国谷歌损失几何

对于谷歌来说,五年前做出放弃中国市场的决定,在今天看来,这绝不是一个明智的举动。

坊间一直流传着谷歌这样一个价值信条——“不作恶”。在谷歌看来,接受大陆的审查制度,正是一种违背自由主义价值观的做法。然而谷歌的这一想法并不成立,苹果、微软都能通过自己的方式在大陆提供服务,谷歌这种做法并不符合商业利益。

首先谷歌损失了很大一笔搜索广告收入。市场调研公司eMarketer在今年4月曾估算了谷歌这一笔损失。eMarkerter预计,2015年全球(包括中国)花在搜索广告上的投入将达815.9亿美元,比2014年的701亿美元增长16.2%。而eMarketer预计中国2015年搜索广告收入将达到149亿美元。如果谷歌能拿下中国市场份额的百分之十,这将是14亿美元。然而,现在谷歌这一笔收益0。

除此之外,中国市场是加剧安卓系统四分五裂的主战场。虽然安卓系统独步天下,然而几乎所有国内安卓手机厂商,均采用了经过深度修改和定制的安卓系统,而非谷歌官方的原生安卓系统。国内定制版的安卓Rom中,谷歌的互联网服务和产品被删除干净,植入了大量的自家或者第三方的应用软件,谷歌无从获利,等于是为人作嫁衣。由于这一局面,安卓早已不是谷歌的安卓。

谷歌回归恐怕不是“狼来了”

虽说谷歌返华消息一直都是一场“狼来了”的传闻,但此次和华为联手生产下一代Nexus的做法恐怕可以坐实谷歌返华的消息。每一代Nexus手机都是谷歌设立的标杆,被谷歌视为“亲儿子”。“亲儿子”Nexus总能凭借怪兽级的性能、最新最完整的谷歌服务、相对较为“低廉”的价格标志着用户体验的再次飞跃,引领着未来一年智能手机的新风向。

这是谷歌首次与中国大陆的智能手机厂商合作。此前HTC、三星、LG都曾代工Nexus系列手机,此次Nexus由华为这样一家被视为与政府高层联系紧密的中国通信厂商代工,给予了市场和观察者们丰富的想象空间。

谷歌与华为联手,从实际和战略的层面看可以带来诸多奇妙的化学反应。一方面,华为不仅可以为谷歌提供高质量的产品,而且在竞争剧烈的智能手机领域,谷歌与华为合作势必能够发出示好姿态,与中国改善关系。另一方面,华为作为一家被美国政府高度戒备的中国高科技企业,相关禁售政策对进军美国市场的战略产生负面影响。华为进军美国市场,需要向美国政府抛出橄榄枝,更需要一个与美国高层处理关系的带路人。

一旦谷歌决定在华推出Nexus手机,华为也能成为谷歌宝贵的销售渠道,并帮助谷歌获得在华开设Google Play的许可。所有的逻辑链条证明,谷歌与华为的合作传闻似乎合情合理,谷歌这次重返中国市场的消息恐怕不是“狼来了”的传闻。

谷歌入华能否搅动中国市场

谷歌入华,对于国内厂商来说,虽说有一定的震动,但谷歌早已不是五年前的那个谷歌,中国市场也不是五年前的那个市场。一切都要从零开始的谷歌虽是一匹来势汹汹的野狼,但来到曾经的那篇森林时却会发现,市场格局早已经不同往日。

对于谷歌来说,Google Play、Android Wear、Nexus手机这三项业务很难支撑起在中国市场的优势局面。

五年前的中国互联网市场,BAT虽初现形态,但尚且稚嫩,小米、京东、美团等新兴巨头要么尚未成型,要么还未诞生,谷歌尚可一时逞雄。五年后的今天,BAT已经垄断市场,玩搜索谷歌不敌百度,玩社交谷歌不敌腾讯。Google Play面临百度应用中心、小米应用商店等第三方分发渠道的挑战,Android Wear面临着苹果Apple Watch的全面压制,Nexus手机虽为华为代工,但在如今已成红海的国内手机市场,Nexus的小众极客范注定了这样一款手机很难大卖。

谷歌回归中国市场,从现有市场格局来看,只能算是一个搅局者,很难成为颠覆者。如今中国市场今非昔比,谷歌这匹凶悍的野狼回来的还是太晚了一些。

在我看来什么时候回来都不晚!一直期待王者回归!

发表在 生活 | 标签为 | 留下评论

64位win7系统怎么找到32位的ie浏览器位置

今天发现支付宝安全控件竟然不支持win7下64位的ie浏览器,32位的被我删除了快捷方式,重新找了下:

32位浏览器就在:C:\Program Files (x86)\Internet Explorer文件夹下,右键点击该文件-》发送到-》桌面快捷方式,这样以后只要打开桌面的快捷方式就立即打开了32位的浏览器。

打开32位浏览器IE-》internet选项-》程序-》设为默认浏览器,并且勾上:如果Internet Explorer不是默认的web浏览器,提示我!

怎么避免第三方浏览器抢占为电脑的默认浏览器,或者怎么设置电脑的默认浏览器?

打开计算机-》控制面板-》默认程序-》设置默认程序-》选择“Internet Explorer”

在右边栏目上,点击“将此程序设置为默认值”,再点击确定。这样Internet Explorer 32位浏览器为默认就完全设置好了。

发表在 软件 | 标签为 | 留下评论